Mobile menu

新闻资讯

NEWS

返回列表

软镜的硬核趋势

2022-03-17



(一)

1635年,维也纳的Dominicus de Marchetti 万万没想到,第1次为患者做肾切开取石术就下不了台,第1刀下去就大出血,吓得赶紧停止手术,匆忙用纱布填充伤口。第2天才重新打开伤口取石,但术后切口不愈,出现尿瘘。


277年后的Gustav Kolisher 就报道了第1例成功的内窥镜取石术,这意味着,人类在泌尿内镜治疗领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步。


1964年,Marshall 报告了MacGovern 和 Walzak 进行的首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检查,9F输尿管软镜通过 26F McCarthy 鞘进入输尿管以观察结石。它的镜体纤细柔软,末端上下弯曲分别为180°和160°,在通过输尿管扭曲、狭窄段与观察肾盏时颇占优势。从此,输尿管软镜技术才真正开始应用于临床。



随后,软镜伴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进化。从无到有,从复用到一次性,从蜡烛灯泡到LED冷光源,从透镜到CMOS......每一次的进化,都是患者生命质量的一次飞跃。如今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已不再是门槛,很多基层县级医院也可以开展。



(二)

泌尿系结石,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。据欧美国家流行病学资料显示,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%-20%。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,其整体发病率为1%-5%,南方高达5%-10%,而成年人群肾结石总体发病率为5.8%,其中男性为6.5%,女性为5.1%。据此可估算,目前中国约有6120万成人为肾结石患者,其中男性约3470万人,女性约2650万人。



来源:Guohua Zeng,etal. BJU Int,2017;30(3):268-273


对于泌尿系结石治疗的常见方法,目前包含体外冲击波碎石术(ESWL),输尿管镜碎石术(URS),经皮肾镜取石术(PCNL)以及开放性手术。



有调查发现,近20年来英国、美国、新西兰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和巴西的泌尿结石患者数量增长了17%。其中,输尿管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增长了251.8%,经皮肾镜取石术(PCNL)的患者比例较为稳定,接受冲击波碎石术(ESWL)和开放手术的患者比例分别下降了14.5%和12%。


2003-2012美国结石手术治疗方式变化趋势


2000-2015英国结石手术治疗方式变化趋势


以美国为例,2003-2012年,上尿路结石患者累计441162例。输尿管镜手术量占据大半壁江山,从2003年的40.9%,增长到2012年的59.6%,于2005年左右反超冲击波碎石术。而在英国,输尿管镜手术量增加比较显著,从2009年的12062例,增加到2014年的18055例,增长49.6%,其中,软镜手术患者从3267例,增加到6631例,增加103%。2017年,输尿管镜手术量超过冲击波碎石量。据数据调查显示,2019年国内输尿管镜碎石手术为648649例,其中软镜手术占31.67%,共197276例。软镜手术CAGR为23%,是硬镜的1.92倍。


根据全球软镜手术量的发展趋势,未来在中国,软镜碎石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。



(三)

目前,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在临床备受欢迎,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。主要的原因便是它更符合人体工程学,操作便捷舒适,有效降低医生疲劳度,同时随时可用免维护、抗感染风险。


(1)更符合人体工程学,操作更方便舒适


优通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软性输尿管肾盂电子内窥镜导管,轻量化手柄设计,净重98g,有效减轻医生肩颈负担,是迄今为止最轻的软镜。有文献资料显示,重量较轻的软镜可以在手术时间较长的单台手术或连台手术中,减少医生疲劳,从而提高手术效率。

扫一扫,即可填写合作需求


同时,它也是国内首款自带亲水涂层的软镜,在输尿管鞘放置困难的情况下,单独使用软镜置入尿道(一期输尿管软镜术中置鞘失败的患者比例10%-20%),逆行时可有效减少对组织的摩擦损伤。即使与输尿管鞘搭配使用也同样顺滑,为医生提供更轻松的操作体验。


无亲水涂层无石蜡油时,其摩擦力约为1000gf(1N约为102gf)


无亲水涂层有石蜡油时,其摩擦力约为800-850gf

鞘管亲水涂层的摩擦力值约为3.90gf,该值远远小于前两者


除此之外,它还拥有双LED光源,照明更均匀。16W高清像素,120°超大视场角,2-50mm景深,手术时画面更加清晰稳定。270°双向偏转,同轴性1:1,医生可灵活观察输尿管及各个肾盏内的情况。



(2)随时可用免维护


Khalid等教授在2019年,发布一份关于复用和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卫生经济学对比分析报告,他们整理了2011—2017年数据,发现单条复用软镜每年可用时间,最低仅为67天。尽管医院共有5条复用软镜,但平均每个手术日可用的中位数仅为 1/5,最少为 0/5。


除了使用率较低之外,同时维修费用会随着时间累计而不断增加。报告显示,与2011-2016年相比,2017年复用软镜维修费用,增加了345%。累计维修费用接近甚至超过采购费用。由于复用软镜的局限,医院决定尝试一次性软镜。自购买后,一次性软镜的使用量,便是复用软镜的1.5倍。


复用软镜的采购及维修和使用数据(截止2017/12/31)


2017年复用软镜不可用的原因分布


(3)抗感染风险


院感是医院防控重要的事情之一。在2018年的美国感染控制杂志,Cori L.等专家发表了一篇报道,他们对3家医疗中心进行内窥镜抽样调查。抽检的45条内窥镜中,其中49%(22例)被检测到液体,22%含量较高的三磷酸腺苷,71%被检测出有微生物生长。


抽检的内窥镜被检出有液体、污渍和白色粉末

抽检的内窥镜被测出有微生物生长、镜体出现瑕疵


我们知道,即使面对高强度消毒,只要有生物膜的存在,就难以灭杀表面的微生物。软镜内通道的任何微小破损,都会让生物膜有机可趁。而复用软镜,通常会面临更高的破损风险。早些年,澳大利亚的一调查研究发现,13条内镜中,其中5条的活检通道,12条的灌注通道被检出有生物膜。


而即用即抛的一次性输尿管软镜,可以完全避免这些感染风险。对于临床医生来说,使用时更安全,更放心。



(四)

安全高效,始终是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的主题曲。由优通自主研发的, 自带亲水涂层的一次性使用软性输尿管肾盂电子内窥镜导管,可以满足多种碎石手术需求,为泌外医生提供更高清的视野、更便捷的操作。


作为非血管介入与外科治疗创新解决方案的引领者,优通目前已完成在泌尿结石耗材上的产品布局。未来,优通将持续关注临床需求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,在泌尿、呼吸、消化和妇科等领域深耕,推出更多创新产品,助力医疗健康发展。




< 上一篇 下一篇 >